2025年3月28日上午,我校戴黎老师主持的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武汉大学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开题评审。课题的评审委员会由华中师范大学的高巍教授、市教科院的肖胜兰主任和新洲区教研室的胡志峰主任组成,高教授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评审会由区教培中心饶永香主任主持,区教培中心伊满香主任及课题组老师与会。
戴黎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首先作开题报告。该报告从课题的背景、意义、核心概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该课题研究的亮点是通过跨学科融合、创设校本课程、展开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设计。
三位评审专家对戴老师的开题报告做了全面、详尽的指导。胡主任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在文本规范、内容呈现和概念表述上提出了修改意见。胡主任提示课题组:内容上要简洁化;技术路线宜以思维导图形式表达;人员分工可以融入预期成果,以表格直观呈现;文本中的校本课程、跨学科课程、项目式学习等应属于核心概念,要在文本中有体现;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也要明确范围。胡主任建议课题组要在文献综述部分增加有影响力的权威专家的成果;要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思考本课题的研究目标;要在研究路径之前融入现状的内容作为课题研究的起点;课题还要有可以检测成果的工具。
肖主任具体指出了一些文本内容可进一步提升之处,尤其要关注学术前史的时效性,在概念的表述上还要更清晰。建议课题的研究内容要从现状、实现路径、方法、策略和评价几个方面展开。
评审主任委员高教授建议课题组从四个方面重构研究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资源、融入的平台或载体、融入的路径与策略及融入的成效研究,要将研究内容结构化,以时间轴呈现研究进度与分工情况。
经三位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本课题开题。
区教培中心伊满香主任做了总结发言。伊主任强调文本一定要参考权威文献,核心概念一定要有最新、最权威的出处。希望课题组能根据专家意见对文本有深入的修改,以最好的内容呈现出来。
我校近年来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市级以上各类课题不断开、结题,老师们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相信本课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定能在后续的研究和实践中产生诸多有价值的成果。
图文:汪儒斌
终审:林志元
编辑:古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