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附中资讯 | 信息技术 | 英语听力 |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 附中资讯 >> 教学工作 >> 课程改革 >> 正文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注重什么
作者:周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215    更新时间:2006/4/23 8:45:28
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改变以前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课标已经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应从关注学生的自我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知识的自我获得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与创造。
    一 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
    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思维情况的不同,因此,他们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他人不同,可以说,学习是一种带有很强主观色彩和个体特征的活动,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别,积极营造“有我”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充分体验,充分感悟。
    比如阅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一切作品都具有朦胧性,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既然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文本意义有多元理解,我们语文教师就不应以自己的理解去左右学生的阅读实践。可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讲代读的现象,语文教师习惯于把文章的含义固定成一种不变的思想模式,不顾时代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顾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感受主体,硬要用自己对文本意义理解或者资料上别人对文本的理解来限定学生的理解。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只会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照葫芦画瓢,逐渐迷失自我。按照新课标要求,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充分放飞自己的思想,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这种自我感悟和独立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的情感熏陶,产生的审美享受,获得的思想启迪可能要比我们教师传递给他们的要深刻得多,强烈得多。
    这种认识我在《勾践灭吴》一课的教学中体会得特别深刻。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勾践当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典范加以赞美,可我的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后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士可杀,不可辱”,勾践乃一国之君,“却亲为夫差前马”,又精于心计地诱其堕落,最后一举灭吴。勾践其实是一个没有骨气又阴险的小人,不值得学习。谁能说这位学生说得不对?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要大力培植和浇灌学生的这种思维之花,让这种在自我感悟和体验的土壤中孕育的花朵遍地开放。《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似乎已被钉在爱慕虚荣的耻辱柱上。可是,现在的学生已经开始质疑,他们的理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物质享受也无可厚非,在那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呢?何况她还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偿还沉重的债务,玛蒂尔德有什么错?上述这些案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样的,各自的体验也是独特的。对于这些透着学生生命气息的个体化的阅读体验,教师应该尊重。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阅读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因为认识水平的局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存在误解、误读的现象。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应不失时机地加于“疏导”,引导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
    除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思维。大家知道,语文教学中,预习非常重要,它是学习一篇新课文的第一步。有些老师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习惯布置两三个问题,意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殊不知问题的生成应该是出自学生本人,而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自教师。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广阔性及指导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发现,去生成问题。我们要避免用成人的认识去统一学生的认识,扼杀学生的想象,窒息学生的创造。教师应该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预习,把品味作品的权力和机会还给学生,运用总括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与阅读材料的直接对话,在主动建构中,找到自己新旧经验的冲突点,萌生属于自己的问题,从而建立自我发展的内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并给学生的质疑创造机会,留出空间,提供学生与学习材料直接碰撞的平台,同时敏锐地捕捉到每个学生或者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点。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点,允许学生天马行空,薄古非今,道长论短,我们要把学生的发现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和自我思考。

    二 注重学生的团结合作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不断发展自己,而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学生的学习不能孤立地进行,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种合作的形式。
    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建构起立体的信息沟通路径,打通信息交流通道,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良好的、有效的合作、交流、讨论,使学生在这种接受、吸纳、否定、改变和完善中,获得主动的自我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学业状况参差不齐,会有过多的浅层次问题涌现。如果教师唱独角戏一一作答,会用去更多的教学时间,而无暇突出教学重难点;但如果教师为了不耽误教学而挑肥拣瘦,又不能很好地体现面向全体,使交流讨论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唱独角戏转向学生都来扮演角色的状态。可采取如下做法:首先,组织小范围交流。充分利用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程度不一,让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在小组自行消化,而把能引起共鸣或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保留下来。在此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然后,组织大范围交流。经小范围讨论后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已经非常接近重、难点,也非常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此时,教师立即组织全班性的讨论,并尽量让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直接对话、交流、碰撞,取长补短,自我发展。当然,大范围的交流也包括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即作为“主持人”或“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多是补充性的,有时因学生的年龄和经验不足,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做出决策。只是教师要热情而细致地参与这种合作交往,在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倾听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 注重学生的思维创新
    陶行知先生在论“创造”时曾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个人觉得,我们最难的是让学生形成创造的意识,敢创造,能创造,会创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要注重新知识的转化和迁移,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创造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加深发展的内涵,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要强调创造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与时代的结合,扩大发展的外延,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比如教学《狂人日记》这篇课文,小说除第一段外,全都是狂人的日记,作者的意图似乎是在提醒读者,狂人的日记是解读小说的根本,确实,从“狂人”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孤单的呐喊和能力不济的抗争。但有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狂人是一个“疯斗士”形象,既然他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为什么最后又“痊愈”了呢?既然他“痊愈”了,又归降封建制度而成为“某地候补”,变成一个妥协者,那么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不是就失败了呢?作者这样创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一个创新的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对已有的结论重新审视,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这些要求和挑战,注重学习和研究,改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