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附中资讯 | 信息技术 | 英语听力 |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 附中资讯 >> 新闻快报 >> 校园新闻 >> 正文
探命题改革之“源头”,得教学应对之“活水”
作者:刘敏    文章来源:教务处    点击数:8056    更新时间:2024/7/10 15:32:57

 202479下午,时值酷暑,但湖大附中二楼报告厅却坐满了“求知若渴”的老师他们正在聆听武汉四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邓永祥所作的《应对新高考命题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报告

 

邓老师的报告从探究新高考改革背景指出,新时代高考改革已由考试评价工具转变为全面育人载体,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由“以纲定考”转变为“考教衔接”。上述转变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国家意志,展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出台了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强基计划”招生制度也在改革……外界变化繁多,我们需秉持“变是永恒的唯一不变”的理念,唯有关注变化,方能更好破局。

一变带动多变,新高考的改革充分体现为高考试题命题新导向这在2023年和2024高考中得到体现。2024年教育部命制的三套高考语文试卷贯彻了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增强语文学科的实践动力三个理念。如全国一卷文言文第14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强等特点,增强了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了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力度。全国甲卷的写作试题“真正的相遇”主动走进青年,倾听青年,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除了语文试题,邓老师还分解读了2024年全国数学卷英语卷物理卷、历史卷、化学卷政治卷,他从各科试卷的典型题目中挖掘高考命题思想。比如英语卷强化高考育人功能,凸显文明互鉴,培养考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结合考生生活实际,学用融合互促。邓老师的先进的理念、广阔的视野、新颖的见解引发了在场老师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对于命题带来的新变化,他总结道基于课标,不惧新高考带来的焦虑,勇于应对变化,方能实现突破。虽说教学无法脱离考试但考试命题有讲究,要为学生提供提升和保护兴趣的考试、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的考试、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考试、注意人文关怀的考试,坚持回归育人本位,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而对于如何把高考命题的导向传导到课堂教学上,邓老师以《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作了解读。他强调,教学过程设计要根据课标要求,大单元的教学需做到“三环八步”,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

谈及何为好课堂,邓老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游刃有余、闲庭信步的课堂未必是好课堂,如履薄冰、意犹未尽的教学才是教学相长的常态。

随后,我校青年语文教师张嘉琪则从高考阅卷角度作了主题“明得失,知方向”的分享报告。

张老师主要从她所阅作文大题方面谈了她的心得和体会。她说,作文采取的是分项给分,打分需兼顾内容、表达和特征三项,考察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以分数区分潜力的考察方式,要求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注重逻辑严密,抒发真情实感。

 

结合阅卷体会,张老师对作文备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作文的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近年高考真题和大型模考题进行限时训练。其次,文章结构要完整合理,层次鲜明突出,逻辑性强,切忌生搬硬套好的作文需做到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名师的导引和阅卷教师的感悟启迪我们: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做到脑中有“标”,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相信有了这次培训,附中老师以后的教学不只埋头拉车,还会抬头看路;不只手中有题,还应心中有“纲”;不只照“书”硬教,还要对“标”活用,把学科课程目标和高考命题思想化作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资讯录入:cwd11    责任编辑:chengweid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