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内容是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目标4来编写的。目标4要求:“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这一单元下有三课内容,第一课是“置身市场经济”描述了现代经济成长;有四个方面的的要点即看不见的手——市场,看得见的手——政府,因地制宜优胜互补,
第一课内容共有四个框题,第三个框题讲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看得见的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市场调节手段的缺陷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了解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时事以及生活中的案例,体会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内容,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遵循经济规律、理解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正确看待和参与经济生活。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三类手段。
教学难点:现代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4.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中得出本课时的重要结论。
5. 教学准备
搜集最近国家宏观调控材料或身边发生的事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不见的手”——市场(板书)
——复习导入新课
【教材展示】“一哄而下”的漫画,让学生观察画面、解释画面。
【叙述】大家讲得都不错。发财对于每个人都很有吸引力,比如历史上美国的淘金热、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人们总是忽视了“船”的容量是有限的,不顾一切的纷纷投入只会导致“船毁人亡”、血本无归。这也体现了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
利用专题探究“运用‘看得见的手’”,师生分析讨论得出:
“一哄而下”,反映了市场经济下,人们盲目追逐利益的现象,说明了市场调节存在的盲目性问题,由此引出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二、“看得见的手”——政府(板书)
“看得见的手”主要讲述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1)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原因(板书)
是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的弱点,如滞后性、自发性、盲目性等,
专题探究专门探讨了第三个理由,也就是市场调节本身的弱点;
第一、二个理由在这里解释一下。
教材上说,有些产品和服务无法由市场提供,这些产品就是指公共物品。
【承转】刚才我们讲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还是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存在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产品和服务是市场根本无法调节的,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答:(如路灯、防洪堤等公共设施)
【归纳】类似的这种公共设施和服务,市场是无法提供的。因为人人都在享受这些设施的好处,但是这些设施的使用又不可能收费,这是与市场机制不符合的。物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比如我有一个苹果,我把它全吃了,别人就吃不到了。这种物品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另一类是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比如路灯,你无法阻止任何一个人利用路灯,同时,你利用路灯也并不影响别人利用路灯,一个路灯可以为所有过路人照明。这就决定了个人不用购买公共物品仍可以进行消费。每个人都需要,但又不能由个人来购买。这样就无法由市场自发调节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于是产生了政府调控的必要。像国防、道路、立法、基础研究这类公共物品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提问】除了市场无法调节的领域外,还有些产品是市场可以调节的,也许效益还不错。但是社会会因此受到损害,大家想想这又会是些什么产品。
(毒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
学生回答热烈。
【归纳】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机制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对有些经济生活是无法调节的,有些经济生活不能让其调节,即使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老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快速作好笔记(三个原因)反映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承转】既然市场机制存在这些问题,那么如何来弥补呢?我们以前常谈到“市场”和“市长”这对关系。既然市场有问题,这样我们就引入了“市长”即政府的作用,那就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
分析专题2再巩固理解:
“靠山养山,方能吃山,靠水治水,方能吃水”,反映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这一矛盾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身来解决,说明了任由市场调节引发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原因。
(2)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板书)
【多媒体展示】新闻材料,房地产与税收的时事问题
【叙述】材料中提到了中国在宏观调控中将更加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而一国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经济手段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税收、国债、利率、汇率以及价格等,还有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十五计划(2001~2005)》。政府可以制定计划,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
【叙述】经济手段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惟一的。
我们前一单元讲法治的时候讲过在法治国家中法律是最大的权威、是办事的准绳,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济生活也不例外,所以宏观调控还有一种手段那就是法律手段。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经济法规吗?
【叙述】除了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有行政手段 。
即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和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体现了行政手段直接、迅速的特点。不过行政手段必须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叙述】以上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三类手段,政府正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指导学生作好笔记(政府宏观调控的三类手段)
【承转】刚才我们讲到了行政手段必须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当然经济和法律手段也要符合经济规律,才能正确发挥其作用。大家看一下“以港兴市”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以港兴市”,反映了政府失灵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政府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叙述】政府可以作出计划,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可是如果不切合当地的实际、违背了市场规律,就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损失。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运用得法、适时、适度。
提问:现代经济需要怎样才能健康成长?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小结:
相对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说,政府就像一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我们知道了政府调控的必要性、措施及注意事项;最后指出,只有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这两只手紧密结合,才能促进经济成长。这也是现代经济健康成长的奥秘。
课后作业:
1.试从两方面讨论当代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反思:
1. 正文与专题结合利用较好,思路清晰。
2. 学生思维活跃能参与课题讨论,但深度难控制。
3. 三维目标完成情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