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毫无兴趣甚至是望而生畏?怎样使学生们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怎样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笔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首先,激趣导入新课。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所学的课程“热爱”了,或者认为“需要”,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异成绩。而且,趣味导入能有效拉近现代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例如学习《赤壁赋》,我给学生讲了个笑话:某电视台有位长得很漂亮的女主持人,有一次她主持知识竞赛,她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后问参赛者 “请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参赛者不假思索地回答:“苏东坡。”这位漂亮的女主持人顿时愣了,迟疑了一会儿,她一本正经地说:“你只把姓答对了,名答错了,答案应该是苏轼。”同学们哄堂大笑。有同学大声说“苏东坡就是苏轼”。“是吗?”我马上反问,“如果你在试卷上这样写,老师也同样会判你错。” 同学们大惑不解。“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想一想错在哪儿?”终于有同学悟出:东坡是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取的号,这之前他叫苏轼,《水调歌头》是他被贬黄州之前的作品。“苏轼为何被贬到黄州?被贬到黄州后对苏轼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所创作的《赤壁赋》。例如学习《触龙说赵太后》,我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说服别人,当你要去说服别人做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你的说服对象的身份地位又远远高于你时,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说服效果呢?怎样才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呢?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触龙如何巧妙地运用智慧说服固执的赵太后吧。用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向往”,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巧妙激活思维。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巧妙挖掘教材中趣味性或情感性较强的问题进行设问;给文章换一种构思、换一种表达;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是兰芝不会做的。假设的情节不仅激活了同学们对原作的解读,更激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再次,联系古今理解。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丰富思维,接受文化熏陶。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就每一篇课文而言,应当力求透彻理解,充分领悟。但是,由于文言文词性的变化,语义的分歧,语法的特殊,透彻理解并非易事。其实,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只是在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往往将这个字作为一个语素进入到双音词中。考察汉语的演变可以发现它由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趋势。了解和利用这一特点,往往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现代汉语双音词去判断和掌握文言文单音词的意义。现代汉语词汇掌握得越多,对其意义理解得越准确。例如,掌握了修建、修造、修长等现代汉语词汇,就不难从比较中对下列文言句中的“修”的意义作出确切的解释,而不必去死记“修”在文言中的这些义项:“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守战之具”(修造),“茂林修竹”(长)。另外,巧用成语让学生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融会贯通。成语,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因为,成语言简意赅又充分反映了汉语的所有特点;而且,成语在生活中常见常用,同学们并不陌生,它是联系古今汉语的自然纽带。例如,在教学《六国论》时,讲到“暴秦之欲无厌”的“厌”(通“餍”,满足),如果联系成语“贪得无厌”的“厌”(满足)、“喜新厌旧”的“厌”(讨厌),学生在词义的比较中对“厌”会理解得深一点,掌握得牢一点。再如,“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亡,逃亡。成语如“亡命之徒”。“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亡,灭亡。成语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刘表新亡。”(《赤壁之战》)亡,死亡。成语如“家破人亡”。因此,利用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又能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可以说,成语本身就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有这种现象。成语,正是我们激活文言文教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最后,熟读成诵积累。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背诵,“背”是一字不错、一字不漏、一字不添地把课文准确地记住,“诵”则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背诵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文言不感兴趣,甚至有恐惧心理,文言文的背诵任务对学生而言,相对负担较大。有效背诵文言文,可分作以下几步:教师诵读或范读,或者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扫清语言障碍;正确的诵读,特别是要读出语气;点拨课文内容大意。在解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即逐段理解记忆,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然后引导学生逐句理解: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样讲的,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也就是说,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这样,文章的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的思路,这就为有效背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背诵时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个人背诵擂台赛;小组背诵接力赛;默写比赛等等。
总之,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多读、多思、多练,多背,这样才能有效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