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附中资讯 | 信息技术 | 英语听力 |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 附中资讯 >> 教学工作 >> 校本研究 >> 正文
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
作者:黄红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928    更新时间:2009/9/26 9:15:18

一些教师缺乏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固守已经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曾经听到这样一些案例: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因为解不出来而“挂”在黑板上;还有的教师只是在上课前匆匆忙忙看一眼参考答案,不幸的是答案印刷错了,但教师仍然死抱着错误答案“讲解”,最后被学生轰下讲台。这些案例应该说和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即教师的课外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缺失有关。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当职业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阈限时,职业的倦怠感就出现了。2004年北京国家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教师群体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也是令人担忧: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近半教师压力很大;10个教师有3个倦怠工作;心理健康教师不足三成。职业倦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饱和现象,即处于一种非常厌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心理饱和又容易使人处于职业枯竭状态。陷入职业枯竭的教师在面对教学工作时总是感到身心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所有这些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又一个消极后果:很多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固守已经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初中就是初中水平,教高中就是高中水平”。

  而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相应地对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的要求也就提高了。特别是现在的新课改,要求教师不能抱残守缺,而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不能让职业倦怠和心理饱和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从事一项工作达到一定时间,就会出现职业倦怠和心理饱和。当出现心理饱和和职业倦怠时,教师无须担心、害怕,而是要想办法去积极克服。首先,教师自己必须要学会自我调节、排解心理压力,寄情于教育教学工作,用强烈的教学热情、对学生和教育教学的热爱来努力克服职业心理倦怠;还要善于释放情绪势能。当你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现厌烦情绪,不妨自我轻松一番:或散步,或邀上好友一起喝茶聊天,缓解紧张的情绪。如实在解不开心结,可以请心理医生指导。其次,多参加健身运动,积极培养一些高尚的生活乐趣。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把握科学文化的最新发展脉搏,教师还必须要与时俱进,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要克服困难,坚持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对教育教学充满热情,同时还要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一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教师是绝对担负不起“教书育人”这个重任的。

(资讯录入:nily123    责任编辑:nieyang )